形态特征:成虫总体呈黄褐色,雄蛾体长13~14毫米,翅展22~28毫米,体背黄褐色,前翅内横线为黄褐色波状纹,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纹。雌蛾比雄虫略大体长约14~15毫米,翅展28~34毫米,体鲜黄色,各条线纹红褐色。卵扁平椭圆形,长约1毫米,宽0.8毫米,一般数十粒组成鱼鳞状排列的卵块。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淡灰色或略带淡红褐色幼虫中、后胸背面各有1排4个圆形毛片,腹部1~8节背面前方有1排4个圆形毛片,后方两个。蛹长15~18毫米,红褐色或黄褐色,纺锤形。
危害特点:是世界性害虫。可危害高粱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在高粱心叶期,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主要取食心叶叶肉,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叶片展开后呈花叶状,2、3 龄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潜藏为害,叶片伸展开后往往出现整齐的排孔,蛀入茎秆为害的在为害处常堆有大量粪渣。茎秆和穗柄被蛀食后,形成空洞,影响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高粱茎穗被蛀后常易折断,造成减产。
防治:氯虫.噻虫嗪、杀虫双、金龟子绿僵菌等颗粒措施或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