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简报
发布时间:2025-04-11 11:25:39浏览量:87

2025年3月28日,为保障酱香白酒原料红缨子高粱质量安全,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工作,促进红缨子高粱种植健康有序开展。经中农发贵粱(贵州)农业科技发有限公司邀约,协会组织专家组到桐梓县农业农村局会议室举行大型培训会,来自桐梓县各乡镇农技干部、基地负责员工、合作社管理人员、种植大户等约200人参训。

image.png

协会名誉会长、总顾问涂佑能老师就红缨子高粱的发展、提质增效及当前大酱香产业趋势进行培训指导。首先,在全国经济发展增长放缓的背景下,2024年仁怀市GDP增速排名全国县级市第一;其次,赤水河沿岸仁怀、习水、赤水、古蔺等正在大兴土木建设酒厂,2025年贵州省对酱酒产业的投资约720亿元,意味着酱酒产业发展向好,红缨子高粱产业稳步增长,增加了农户种植的信心;最后,加强对红缨子高粱种植户的培训指导,提升田间管理水平,保障红缨子高粱质量安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image.png

协会专家组专家、研究员蔡炎老师培训内容为红缨子高粱直播技术。针对贵州省环境特点、气候特征、当前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直播能有效缓解,同时直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直播虽能有效缓解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对气候环境要求极高,要因地制宜,严格把控。具体来说,存在以下优缺点:

直播的优点:1.用工较少,操作简单易行;2.直播高粱具有根系发达,入土较深的特点,抗旱能力较强;3.没有缓苗期,生长不受影响;4.高粱籽粒紧实度还要高一些,就是千粒重要大一些。缺点:1.气候风险:贵州早春倒春寒频发,4月20日后气温才趋稳,直播易因低温导致烂种死苗;2.出苗不均:人工直播覆土深浅不一,大土块、石块易压迫幼苗,造成缺窝断行;3.管理费劲:苗期长势弱,杂草竞争激烈,匀苗补苗工作量大;地下害虫危害加剧缺苗风险;4.植株劣势:直播植株偏高、茎秆细弱,易倒伏,亩株数难控,影响产量稳定性。

蔡老师指出:直播的关键技术在于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精量播种,播种方式选择,匀苗补苗,田间管理等的熟练掌控。直播技术通过良种选择、精准播种与科学管理,可有效克服传统弊端,实现节本增效。需结合本地实际灵活应用,开拓创新,共同推动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协会专家组专家、高级农艺师陈光达老师主要针对红缨子高粱病虫害防控进行培训指导。常见的病虫害有:

1.高粱立枯病田间症状典型土传病害,主要为害高粱刚出土幼苗,多发生于2-3叶期,病苗根部红褐色。防治措施:平整土地;推行浅播;增施磷钾肥,提高细菌抗病能力;可用12%恶霉灵或95%恶霉灵或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湿性粉剂稀释液喷雾或灌根,药剂也可选用40%根腐宁或40%乙磷铝或死苗烂根灵(生物菌剂)。

2.高粱苗枯病。田间症状:多见于高粱幼苗4-5叶期,基部叶片先发病,病叶初生紫红至此紫黑色斑点,斑点联合后使叶片从尖端向叶基逐渐枯死。防治措施:推行起垄高畦栽培;低洼地块栽种前开好排水沟,确保苗期雨停水干;育苗移栽;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钾肥;移栽前2-3天喷施保护性杀菌剂或植物蛋白,增强幼苗护病性;初发期用恶霉灵苔茎叶喷雾或拌细土撒施于植株基部,3-5天后喷磷酸二氢钾和尿素。

3.大斑病。多发于高粱生长中后期,尤以拔节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为甚。防治措施:高粱采收后及时清理病残体;适当稀植或采用宽窄行栽培,增强通风透光性;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植物蛋白或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水溶肥或复合肥,防止后期脱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在发病初期选用辛菌胺、嘧菌酯等药剂交替喷雾,每7-10d一次,连续2-3次。

4.高粱紫斑病与炭疽病。紫斑病为典型气传病害,多发于高粱生长中后期,同一田块以迎风面边缘植株最先发病和发病重。炭疽病又名眼斑病,常与紫斑病混发,除危害叶片、叶鞘造成枯叶死苗外,中后期危害茎基部和穗部,造成茎腐和穗腐。两病均由半知菌灭门真菌引起,病菌均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萌发引起基部叶片发病。防治措施:严格种子处理,杀灭种子所带菌原;发病初期摘除并集中基部重病叶片,并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同大斑病。

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置,才能有效保证红缨子高粱品质质量。

image.png

协会专家组专家、高级农艺师杨桂林老师——小型农机在红缨子高粱生产上的应用。针对贵州地势特征,红缨子高粱种植面临的劳动力不足,技术人员紧缺,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小型农机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比如旋耕机、电动喷雾机、播种机等。

image.png

协会首页关于协会新闻中心会员之窗 科技创新红缨子百科基地展示购销信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