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红缨子百科
浅谈红缨子高粱与酱香酒
发布时间:2022-10-09 14:40:18浏览量:404

图片1.png

赤水河,因沿岸土壤为紫红色,雨水流入河中成红 色而得名。是一条美酒飘香的河,也是中华民族有史记 载最早酿造美酒的地区。据《史记 ·西南夷列传》记载, 公元前130 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就曾饮到来自夜郎(今 黔北一代)所生产的名酒“枸酱”,后大为赞美,并为 之开拓了一条专门的栈道。经考证,  “枸酱”为仁怀赤 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酿制的酒。唐宋 时期,白酒才开始真正地完全使用粮食经制曲酿造,而 茅台一带所产的大曲酒,已成为朝廷贡品。几千年的发 展,仁怀的酱香酒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酒,其中,以茅 台酒最为出名。人说,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 个鼎力支持的人,而仁怀酱香酒的成功,也离不开红缨 子高粱的舍身取义。

中国用高粱酿造白酒的历史已有700 多年,高粱又 名蜀黎、芦粟、秫秫,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 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按照颜色可将其分为 白高粱,红高粱,黄高粱。按照成熟期,可将其分为早 熟中熟晚熟。按照淀粉结构,可将其分为粳高粱和糯高 粮。按照原产地分还有中国高粱,外国高粱。而仁怀酱 香酒所使用的,则是贵州本地糯高粱—红缨子。贵州 省的糯高粱是酿造仁怀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其中, 以仁怀市的为最佳。

仁怀市地处赤水河流域,该地区特有的土壤和气候 环境造就了仁怀糯高粱籽粒饱满、粒小皮厚、单宁含量 1.6%以上、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90%以上、其截 面呈玻璃之地状、角质率高,耐蒸煮的特点,其特点十 分有利于酱香酒的“坤沙”制作工艺—— “12987”工艺 的多轮次翻烤: 采用饱满的红缨子高粱为原材料,一年 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 取酒。如此复杂的工艺,所用的高粱都得经历“千锤百 炼”之苦。多年下来,只有红缨子高粱独有的特性,使 得红缨子在酿酒过程中,经九次蒸煮而不烂,八次发酵 而味醇,七次取酒而有量,将每一轮翻烤的营养消耗都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咬牙坚持到最后一轮,完成它艰巨伟大的使命。且红缨子单宁含量适中,通过酱香型白酒 传统工艺发酵,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草醛、 阿魏酸等酒香的前驱物质,最后形成酱香酒特殊的芳香 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红缨子高 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关,也是酱香酒幽雅细腻、 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正由于红缨子高 粱出酒率最高、酿出的酒酒质最好,一直以来便深受茅 台镇各大酒厂的喜爱,近几年来更是供不应求.

一直以来,酱香酒的需求在不断攀升,近几年更 是形成了“酱酒热”。省内种植的红缨子高粱已经无 法满足各大酒企的生产需求,红缨子高粱种植基地已慢 慢发展到周边的省份,如: 湖南、云南、四川等地。 这些地区与贵州相邻,土壤气候环境差异较小,种植 出来的红缨子高粱其特性相较于东北地区更接近贵州 本地种植的红缨子高粱,在酿酒过程中虽不能实现八 次发酵、七次取酒,但最少也能做到五次取酒。在一 定程度上,弥补了酱酒生产的紧缺,但也形成了新的 “酱香味”。

自2012 年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简称“红缨子 高粱协会”)成立以来,累计推广“红缨子”系列高 粱种植1860 万亩以上,大幅度地提高了红缨子高粱的 产量与质量,推动了当地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给 各大酒企提供了充足的本地品种糯高粱,解决了他们 的原料难题。据悉, 目前贵州省红缨子高粱种植面积 总共300 万亩,每亩产量最低500 斤,最高可达1000 斤。专家调查统计后得出平均亩产高粱700 斤,意味 着2021 年红缨子高粱收成最多可达105 万吨。

“生性能承干旱苦,雨来饱饮叶生发。初秋子满 婷婷立,谦虚成熟人尽夸。”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 丰年。”如今,满山遍野的红缨子高粱正虔诚地低着 头弯着腰,等待着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 极致考验,只为成就每一滴幽雅细腻、丰满醇厚、回 味悠长、风味独特的酱香酒!

图片2.png



协会首页关于协会新闻中心会员之窗 科技创新红缨子百科基地展示购销信息联系我们